答案1
历史名人商丘人杰地灵。这里不仅出现了大批帝王将相,而且涌现出了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科学家等等;这里不仅出现了一批有特殊贡献的才子,而且涌现出了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和才女。这里是孔老夫子的祖居地;是庄子、墨子、惠施、魏元忠、张方平、石延年、侯方域和巾帼英雄木兰的故里;是司马相如、枚乘、邹阳、韩愈、欧阳修、晏殊、苏辙等文学大家的宦游地;是大唐忠烈张巡的殉难地;是李白、杜甫、高适、苏东坡等文坛巨擘无限向往的风水宝地。孟子曾在这里容居,孔子曾在这里讲学,汉高祖曾在这里斩蛇起义,颜真卿曾在这里留下墨宝,赵匡胤曾在这里发迹,范仲淹曾在这里读书执教,苏东坡曾在这里题榜,苏三曾在这里吟唱,李香君曾在这里抚琴,毛泽东、刘少奇、江泽民、朱熔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这里视察,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大战……
三皇之一炎帝
炎帝即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又名朱襄氏,为伏羲之后裔,三皇之一。据史料记载,炎帝登上王位,以陈为都(古陈之朱襄氏邑即今商丘市柘城的县)。炎帝发明了五弦琴和农耕,教人种植谷物;制定了历法,以太阳在中天时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尝百草作医书等等。炎帝在位140年,逝后被迁回作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五帝之一帝喾
帝喾自幼聪慧过人,15岁便参与治理天下,后建都于亳(今商丘),领部落8个,执政后游察四方,向百姓普施恩德,并以仁德、信义和勤劳施教人民,各部落以和睦友好为上,使各部落互相亲善。帝喾在位70年,寿105岁。帝喾陵在商丘古城南高辛镇西北。
“火神”阏伯
阏伯为帝喾之子,相传为帝喾次妃简狄吞燕卵而生。史载,阏伯与其弟实沈不和,常动干戈。帝喾无可奈何,只好将两兄弟分开。将阏伯封于商丘为“火正”,封号曰“商”,差实沈到大夏,使兄弟终不得见。阏伯死后被称为商星,实沈死后被称为参星。在星宿中二星一个落下的时候,另一个才升起。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写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和商”,其典故就源于此。
阏伯在他的封地——“商”做火正,忠心耿耿,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爱戴,人民感念他的功德,尊他为“火神”。阏伯在管火的同时曾筑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我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他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阏伯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今天“商丘”之地名亦由此而来。
经商始祖王亥
王亥为阏伯的第六世孙。他训服了牛,并发明了牛车,使畜牧业和生产力得到发展。商部落很快富裕起来。物口有了剩余。王亥便带领商部落的人去其他部族以物易物交换物品,于是,商部落的人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称为“商人”,所以换的物品亦被称为“商品”。
醉酒第一人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三国时曹操东临沧海发出的感慨一直流传至今。“杜康”既是酒的代名词,也是酒的发明者,而商丘正是杜康发明酒的地方。据郭沫若先生在其《中国太稿》中记载:杜康是夏王相的儿子,因遭寒浞追捕,逃到河南省虞城县依附有虞氏当了“庖正”。据传:一天,杜康把没有吃完的饭存在桑树洞里,几日之后,经过自然发酵,酿出了气味芬芳的酒。
孔子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祖籍河南省夏邑县;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商朝开国之王商汤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据说,这句今天在许多为官之人耳边警钟长鸣的话就出自商汤伐夏的故事。
商汤,又称成汤,原为商部落首领,居商。夏朝时,商是夏统治下的小国。商汤处处对人民施仁政,很快有40多个小国归顺于他。而夏桀只顾奢侈荒淫,致使众叛亲离。后商汤经过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纪,致使众叛亲离。后商汤经过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伐桀灭夏。夏朝灭亡后,商汤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烹饪鼻祖伊尹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也是为中华烹饪文化作出贡献的第一人。伊尹聪明好学,很快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夏桀看他很有学问,把他选到朝里做事。而他却不愿助桀为虐,自动离朝隐耕。商汤听说之后,亲自到他隐居的地方拜请。伊尹被商汤贤下士的精神所感动,出任宰相,并帮助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伊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而且始创用陶器煎服中草药,以增其疗效,为中草药煎服第一人。除此之外,伊尹还精于烹饪,因在烹饪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被后人尊为“烹饪鼻祖”。
汉字创造者仓颉
传说:中国人(实际上远不止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是仓颉所创造的。如今,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多种电脑汉字输入法当中,就有一种名为“仓颉汉字输入法”。作为“中华文字鼻祖”,几千年来,仓颉不但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于商丘市虞城县王集乡的仓颉墓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
仓颉为黄帝的史官。为了记载事情,传递信息,黄帝命他造文字。仓颉首先发明了象形文字。后来因象形文字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他又发明了会意字、形声字等。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对仓颉发明和推广文字的功劳非常看重,仓颉死后,他命人将其悬棺而葬之。如今的仓颉墓前,枝叶繁茂的古柏掩映着一座大殿,殿门两旁的木柱一有副对联:“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
文哲大师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民权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墨翟(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后世尊称为墨子.河南省商丘人.出身庶民,从事过手工业,自称"贱人".后赴鲁国师从史角学儒术,因不满儒学烦琐的"礼",另立新说,创立墨家,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宋昭公时,曾为宋大夫.为了实现自己的学说,终生奔走于鲁,宋,楚,卫,齐等国.其人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并重视科学技术.他的守城器械制造技术比当时的大匠人公输般还要高明.墨子聚徒讲学,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弟子三百;以艰苦为荣,短衣草鞋,劳作不息,并有服从纪律,勇敢牺牲的殉道精神.现存《墨子》一书,其中或为墨翟亲著,或为其弟子听讲所记,或为后世弟子增补,是墨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灌婴
灌婴(?~前176)西汉丞相.商丘睢阳区人.出身于贩布的小商人家庭.公元前208年,在刘邦与项梁联合灭秦之始,灌婴投到刘邦麾下,初任中涓,郎中,中谒者,灭秦后助刘邦攻城略地,发展队伍,任中大夫,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围项羽于东城(今安徽定远),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西汉建立后,初封车骑将军,文帝时升为太尉.公元前177年,任丞相.当政期间,推行与民生息政策,提倡减免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促成西汉"文景之治".后率大军抗击匈奴,死于任上,被追谥为"懿侯".
江淹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政治家.字文通.商丘市民权县江集村人.历南朝宋,齐,梁三朝.少年家境贫寒,常以打柴度日.才思敏捷,聪慧好学,早年著有《别赋》,《恨赋》等诗赋问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江郎".后举为秀才,踏上仕途.初为主簿,后历任镇军参军兼南东海郡郡丞,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齐朝时官至吏部尚书,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为醴陵侯.他青少年时才华横溢,诗赋极佳;走上仕途后,终日忙于政务,遂才思衰退,无暇写诗作赋,时人谓之"才尽".成语"江郎才尽"由此而来.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执法严明,判断果敢,不畏权贵,弹劾了许多贪官污吏,深得梁武帝器重,死后谥为"宪".?
一代才子侯方域
侯方域(1618~1654)明末散文家,诗人,四才子之一.字朝宗,别号雪苑.商丘市睢阳区人.明天启户部尚书侯恂之子.15岁应童子试,考中第一名.20岁参加进步爱国书社"复社",并与秦淮八艳之一的歌妓李香君结识相爱.1640年从南京回到商丘,与本地文人贾开宗等人结成"雪苑六子社".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等书,清顺治十一年(1654)英年早逝.清戏剧家孔尚任依据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成《桃花扇》一书,在我国戏剧史上影响很大.其故居"壮悔堂"保存完好,现已辟为博物馆,陈列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生平事迹及文物.?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男,(即太宗端拱二年——皇佑四年)字希文,原名朱说。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曾在应天书院求学、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
巾帼英雄花木兰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花木兰其人其事仅限《木兰辞》中,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并无记载,所以其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争议。